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1.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要求学生结合老子的治国思想和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依据材料“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可知,其反映的现象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相契合,故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为政以德,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变革,加强法治和中央集权,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2.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

C

本题考查唐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学生结合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藩镇势力,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分封制,排除B项;动摇了宗法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3.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D

本题考查宋朝手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海外贸易中主要运输商品种类和材料等关键信息来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海外贸易的商品输出多为手工业制成品,而商品输入多为奢侈品,且“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D项正确。“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汉代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

4.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A

本题考查清朝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措施,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可知,这些举措意在传承华夏文化传统,彰显清朝政权的正统地位,A项正确。倡导疑古辨伪、弘扬程朱理学和保存历史文献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三项。

5.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年又减少5.4%,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年还没有恢复到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D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西方贸易往来的实际情况和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企图通过通商口岸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但由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上海进口货物值并未达到预期,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这就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项正确。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一直是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的重点港口,排除B项;“促使传统手工业恢复”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手工业逐渐破产,排除C项。

6.“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B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运动,需要分析材料关键信息得出结论。根据材料“民权论”可知,梁启超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在地方创办学堂和学会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但也印刷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播革命思想”,反映出维新派在变法指导思想上出现混乱,容易激化满汉民族矛盾,引起地方守旧派的恐慌,不利于整合力量专心变法,故选B项。材料中虽然涉及梁启超宣传“革命思想”,但这一时期,维新思想仍是“主要思潮”,变法思想并没有出现根本改变,排除A项、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

7.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A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的政治建设问题,可以结合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来分析。材料展示了朱德和毛泽东两人对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的认识:议会选举政府、一切抗日民主人士的政权和革命联合阶级的政权。结合所学可知,—年正处于全面抗战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按照三三制原则组织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再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特征,抗战时期,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特征: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故选A项。年边区政府是国民政府管辖下的特别政府,排除B项;“全体意志”表述错误,不包括投降分子、汉奸和卖国贼,排除C项;边区政府的民主专政是民族矛盾占据主导地位前提下社会抗日力量的大团结,是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并未体现仿行苏联,排除D项。

8.下图为年和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B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结合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有制的变革分析图表比例得出。根据饼状图可以看出,与年相比,年非公有制占比上升,可知,这一时期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私有制得到发展,民众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就业形式多样,引起了零售额结构的变动,故选B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实现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年以后,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计划管理调控的作用在下降,排除C项;图表内容未能体现经济结构调整完成进度,排除D项。

9.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D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来分析。据材料可知,雅典的事务由雅典公民决定,雅典是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故选D项。梭伦等人需要获得公民的支持,说明领袖人物没有绝对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梭伦等人争取公民的支持与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无关,排除C项。

10.下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C

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图表进行解答。根据时间17—18世纪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结合表格数据,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胡椒明显减少,茶叶,咖啡的数量在增长,棉纺织品稍有增加,表明民众的消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故选C项。依据材料时间,这一时期仍属于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方式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时间不符,排除B项;此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排除D项。

11.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A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点“20世纪初”来分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可知,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带来了便捷的动力,为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内燃机的应用改变了多人协作的雇佣大农场经营,小型化家庭农场劳动生产率大为提升,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失业人口大量增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而非蒸汽机,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排除D项。

12.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C

本题考查冷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需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点“年”和关键信息“共产主义”来判断。年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认为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以此来反对民权大会的指控,此做法显然是受到了冷战意识的影响,C项正确。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排除A项;美国历史上白人残酷对待黑人,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且材料只涉及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联合国大会没有作出调查取证等相应的行为,无法推知指控是否缺乏事实依据,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政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b/1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