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金银花开出致富路
一场雨水过后,走进位于安丘市辉渠镇的祖官村,田里的一垄垄金银花枝蔓愈加鲜绿。今年72岁的村民尹德强正坐在马扎上,为这些金银花苗木剪枝。尹德强告诉记者,去年3月底,他在自家的1亩地上试种了52棵“华金6号”,没想到一年多的时间,采摘下来的第二茬花,就为他换来了近5千元的收入,“我卖了62斤,挣了块钱,如果这块地里的金银花全部摘完的话能换将近1万块钱,比以前种玉米、小麦能增加一半的收入。” “华金6号”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本次山东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负责人张永清教授带领团队培育的金银花新品种,与普通金银花相比,“华金6号”的药效成分绿原酸和木樨草苷含量更高,市场价格也更高。同时,虽然金银花耐寒耐旱,适宜山岭薄地的生长环境,但传统金银花品种存在采摘期短、采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而这一点在“华金6号”中也得到了解决。与普通金银花品种相比,“华金6号”的花期延迟了约1周,花蕾可以维持在10-15天内不开放,也就是说这一茬花不用每天到地里去采,可以一次性地采收。记者了解到,村里像尹德强这样的金银花种植户还有30多位,同样都是年纪七旬上下的老人,得益于“订单农业”的合作模式,村民们只管种,不愁销。与祖官村种植合作社签下金银花定向订单的,是潍坊市华仁中药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刘东峰告诉记者,由于“华金6号”品种的药效成分含量高,“我们今年在祖官村收了2吨多干花,普通的金银花要用10克,这个华金6号也就是相当于用5克到6克。”金银花是山东道地药材,药食同源,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潍坊市多次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市”,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多万亩。年,发展中药饮片产业10多年的刘东峰,看中了潍坊当地的市场前景,也想“东风借力”,把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在潍坊建立金银花种植基地。而在丘陵连绵、交通闭塞的安丘市辉渠镇,历来有种桃树、大姜的传统,但很多老人上山劳作体力跟不上,越来越多的山岭薄地处于闲置状态。返乡创业的孟祥军看着村里闲置的土地,一直思考着如何帮村里留守的老人挣点养老钱。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金银花,成为了一头连接“小农户”,一头连接“大市场”的桥梁。为了让“华金6号”在潍坊市尽早落地开花,专门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牵线”服务的潍坊院士谷,为张永清院长的团队建立了工作站。潍坊院士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好鑫介绍,他们成立了专家人才库和科技成果库,根据企业在金银花产业方面的需求,与张永清院长团队进行了精准对接,当地政府也帮忙牵线,最终,双方签订了金银花产业发展的协议。新品种金银花的落地,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疫情形势严峻期间,每公斤干花的价格甚至高达元。村民李京茂表示:“一开始大家都不认可,现在很多外村的都来参观学习,也想上这个产业。”安丘市辉渠镇镇长王洪彦告诉记者,目前,“华金6号”在辉渠镇的推广种植面积已经近亩,亩均收入达到6元左右。下一步辉渠镇将以此为示范带动,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全力打造中草药种植小镇。 科技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但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大有作为。潍坊市辉渠镇祖官村,通过引进种植金银花新品种,让山岭薄地的亩均收入达到近7千元,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文章来源:闪电新闻)(编辑:吕博涵曹进徐红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b/4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ZARAHampM换季清仓20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