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孟夏时节,万物竞茂。漫山遍野,草木葱绿。

高低起伏的地里,覆着一行行薄膜,一株株金银花苗,穿透土层和薄膜,茁壮挺立。

细细的杆茎上,顶着片片嫩芽。如瀑的阳光,从天幕垂下,给这些幼苗,洒上一层闪亮的金粉。

常昌胜插栽的金银花

地的前头,是一座红瓦白墙的房子,墙体古旧、斑驳,记载着岁月的沧桑。

房子两边,几间小小的偏厦,一圈两米多高的围墙,形成一个小小的院落。

院子一角靠墙的地方,摆放着几十盆造型别致的金银花,正开得蓬蓬勃勃。洁白的、淡黄的花朵,似只只振翅欲飞的彩蝶,翩跹在青葱欲滴的绿叶间,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欢快地吐露着幽香。

村民为金银花剪枝

堂屋里,偏厦里,铺着一堆堆细长的金银花藤,五六个中老年村民,手握剪子,正把一根根长藤,剪成半尺来长的短枝。

这就是宜城刘猴镇猴垱村村民常昌胜的家。田地里、院子里的金银花,是常昌胜栽培的苗木。这些忙碌的村民,正为常昌胜打工,他们欲把这些剪短了的枝条,扦插在地里。

此时,39岁的常昌胜,正坐在门前的阴凉里,埋头拨弄着手机,饱经沧桑的脸上,布满凝重。

打包发货,不时接听客户询问

这可不是一部普通的手机,它是一根致富的红线,一端系着常昌胜的金银花,一端系着山野外广阔的大千世界,为常昌胜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大舞台,使他的金银花远销全国各地,成为他耕耘幸福生活的新农具。

是的,常昌胜是一个电商,他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在网上出售金银花幼苗,在淘宝千余家卖金银花苗木的网店中,销量排名前十,去年一年的纯收入,达10万余元。成为猴垱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成为远近村民交口称赞的自强不息的典范。

而在前些年,常昌胜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个离异多年、独自抚养孩子、一度生活困窘迷茫的残疾人,是怎么实现燕雀变成凤凰的华丽转身的?

常昌胜接受采访

常昌胜自幼患有严重的腰椎脊柱侧弯曲病,后背右侧隆起小山般的大包,使得他不能干重体力活,不能安稳入眠,常常疼痛难忍。

父母看着行动不便的儿子,借钱开了一家网吧,让儿子靠经营网吧自食其力。然而,随着网吧的兴起,观念的转变,常昌胜决定关闭网吧,寻找别的出路。

此后,常昌胜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婚纱店,因经营不善,婚纱店也关门了。

这个倔强的庄稼汉,从不肯向命运低头,正如贝多芬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常昌胜不仅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还要骑在它的背上,展翅飞翔。

常昌胜在经营他的网店

受身体因素的制约,他把目光又瞄准了不用下重体力的网络。年,常昌胜在淘宝注册了一家网店,出售鸡蛋、香菇等土特产,因为资金不足等因素,生意始终没有起色。

日子一天天流淌,生活的重压,使常昌胜喘不过气来。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激流奔涌。心怀希冀,向美而生,向光而行。他坚信,美好的生活,终会来临。

人一旦有了梦想,灵魂便有了香气,幸运便不期而至。

有一次,常昌胜到外婆家去,在外婆家院子的篱笆上,发现了几株美丽的金银花,正开得妖娆。他便拍了照片,传到网上,没想到,竟有人要买。常昌胜当即把外婆家篱笆上的那株金银花挖了,邮寄过去,卖了19.9元。这笔意外的收入,如同暗夜里照进来一束强光,点燃了他新的希望。

刘猴镇干部宋国江和常昌胜

此后,又陆续有一些顾客在网上购买金银花苗,常昌胜先是把邻居家地里不多的几株金银花买了出售,后又从山东购买金银花售卖。

尝到甜头的常昌胜,为了节约成本,扩大销售,决定自己种植金银花。他打听到南漳县有种植金银花的农户,便花了元,从那里购买了金银花藤,运回家,扦插在地里。然而,由于初次种植,技术不过关,他种植的金银花苗,仅存活了五成。

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常昌胜暗自垂泪。然而,这个如圣地亚哥一样永不服输的斗士,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坎坷,都不能失望沮丧,哪怕活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也要勇敢无畏地前行。

搬运从山上砍来的金银花

常昌胜决定擦干眼泪,背起行囊,前往山东,学习金银花栽培技术。经过两赴山东学习,常昌胜掌握了金银花的科学种植技术。回乡后,又把技术传授给父母、乡邻。自此,常昌胜家房前屋后的田地里,金银花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目之所及,一片郁郁葱葱的繁茂景象。

常昌胜利用曾开婚纱店积累的摄影技术,把金银花苗拍成各种美丽的造型,发到淘宝网店。生意大火,购买者络绎不绝。高峰时期,一天能售出四五百株幼苗,开创了经营网店以来,前所未有的佳绩。

常昌胜又请人采摘金银花朵,晒干后,出售给药厂,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村民为金银花剪枝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网店生意的日益兴隆,常昌胜先后承包了10多亩村民的土地,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余亩。外出打工的母亲,也回到家里给他帮忙,再也不用东奔西走四处漂泊。

常昌胜还请附近村民帮工,按天计酬。世世代代靠种几亩薄田为生的村民,万万没有想到,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增加收入。他们对昔日这个以吃低保为生的残疾人,多了几分感激和敬慕。

“以前父母因为我不能出去打工而难过,现在兄弟们都出去打工了,父母反而因为我留在家里而高兴。”常昌胜微笑着说。

奋斗像一束光,驱散了一切阴霾。

作者张学玲(左)在刘猴农村采风

那些过往的梦想和激情,奋斗和拼搏,痛苦和不甘,已化作常昌胜生命的浓重底色,成为他人生征程中不竭的动力。

“今后我想研发新产品,让金银花全身都得到充分利用,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链条,带动村民都种植金银花,使我们猴垱村,成为金银花的海洋。”这是常昌胜对来的设想。

此时,常昌胜的目光,越过高高的院墙,延伸向远方。六月的阳光,正纷纷洒落,温暖而明亮。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更宽阔的道路,向村外绵延。

文字:张学玲配图:周政

自年10月开始,襄阳网友发起"襄村振兴"大型主题纪实采风,用文字和镜头,从民间的视角记录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襄阳农村少为人知的时代变迁细节。目前采风已历时一年多,采访贫困村70个,参与网友超过人次,自理费用近10万元。采风仍在继续进行中,欢迎更多文字作者、摄影爱好者参与。宜城市刘猴镇猴垱村,是年新冠肺炎爆发后得到有效防控以来采访的第8站。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b/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