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学边总结。

虽然这些都是我的笔记,但,我写下这些文字时,一点儿都没有看书,根据记忆,根据我自己的理解,重新解读,从我的角度,从我目前的水平来解读。因此,这一篇,仅代表我当前的学习水平,也许多年后,再回头来看,会觉得幼稚可笑。

一、何为感冒?

寒露以后,感冒渐多,特别是抵抗力弱的人群。

感冒,是一种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病的统称,有时会伴有发烧,肌肉酸疼,乏力等症状。

为什么是呼吸系统?因为肺为娇脏,又直接联通皮毛、口鼻等有呼吸之职的外部器官。

说白了,肺虽在身体内部,但它其实是直接联通外部的脏器,所以往往最先遭殃。

二、为何换季就容易感冒?

其实,如果一直冷,或者一直热,感冒的人都会很少,就怕变化。

为毛呢?人体与自然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当大自然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抵抗力也比较差,但适应后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但是当变化来临时,人体最脆弱或者是最先接触到外界变化的部位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出点小状况是很正常的。

呼吸系统是最先接触到外界变化的,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直接作用在我们的体表皮毛、口鼻处,而皮毛、口鼻直接连着肺!

肺,司呼吸,主皮毛,利水道。

三、西医角度的感冒。

医院,就会知道,医生会先验血,看是细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

所以,西医眼里,感冒就分这两种。如果是细菌性感冒,就吃消炎药(其实消炎药只对部分细菌有用);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就吃针对病毒的药(还有相当多的病毒并没有研制出针对性的药)。

要注意,不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冒,西医除了开这两种主要的药,像鼻塞、发烧、头疼等这些也会开专门的药来缓解症状。所以,你会到药房拿回来很多药,它们都各有针对性。

简单来说,西医认为感冒是病毒或细菌入侵的结果,思路是靶向的,有多少种细菌病毒,就有多少种解药,这是从根本上解决。

他鼻塞、发烧只是症状,开的药也只是缓解症状的,不针对根本问题。

事实上,细菌病毒种类太多,解药来不及生产,所以大多情况下,是身体自己治好了自己。

四、西医角度的感冒之二。西医常用的感冒药。

1.针对细菌的药一般是处方药,属于抗生素,常见的有:

青霉素类,包括各种青霉素、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等;

头孢菌素类等。

抗菌谱较广,但具体针对多少种细菌,我想西医也没有总结。

2.针对病毒的药,西医里针对病毒的药其实不多,常见的只有利巴韦林、奥司他韦,当流行病毒来袭时,我买过奥司他韦,很贵,还经常买不到。

注意,药店里常见的抗病毒口服液,其实是一种中成药是不是很戏剧?取名字的人真的很机智呢,通过这种名字来博眼球,其实并不是直接针对病毒的。

五、西医角度的感冒之三。

之前说到,西医认为细菌和病毒是感冒的根源,然而,感冒后去验血,其实查不出是什么种类的细菌和病毒,所以吃药也只是吃个广谱抗菌药,是否恰好是你所感染的这种病菌的解药,还真不好说。

有时候,伴随症状非常难受,西医也有很多药是针对症状,并不针对根本。例如,

1.鼻塞睡不着觉,可以用伪麻黄碱缓解,原理是直接收缩鼻孔内的血管,让鼻子通畅。所以,不可长时间使用,一般用一个星期。

2.鼻涕、喷嚏,一般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这类抗过敏类药物,注意扑尔敏用后会嗜睡。

3.咳嗽,一般用含有右美沙芬的药,镇咳。医院都是让孩子做雾化,雾化用的也是西药,因为直达肺部所以效果好。

4.发烧,一直高烧的话就一定要用药,家里有小孩子的一定会备着美林、泰诺等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我记得有一种退烧药直接叫布洛芬混悬液。

注意: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造成肝损伤。

六、西医角度的感冒之四。

如果症状是可以忍受的范围,平时身体还可以,可以不用治感冒,让它自己好。

大多药是缓解症状的,而且细菌病毒的变种太多,拿不准能不能杀死它,那还不如不管它。

休息好,让身体的抵抗力来发挥作用。事实上,大多感冒也是身体自己治好了自己。也就一周时间吧

七、西医里的疫苗。

疫苗真是好东西。

我们从小打的预防针,其实就是将特制的病毒,提前置于身体内,当然,这种病毒是灭活过的,就是说,已经没有活性了,不会伤害身体了。

提前放进身体,就是让免疫细胞提前认识这种病毒,等到真正的病毒进入身体时,免疫细胞不用再浪费时间去识别,而是群起而攻之,非常及时,攻击猛烈,自然就不会生病了。

因为人类自己对付病毒的能力很弱,所以,疫苗,能让身体对一些厉害的病毒提前预警,减少损失。

建议3-7岁儿童,60岁以上老人,都打流感疫苗。因为这个年龄最爱生病了。

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特爱生病。宝妈很心累。

八、中医角度的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是受外邪的入侵导致的,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合称六淫邪。

这六淫邪就是通过身体表面的皮毛、口鼻直接进入到肺,就产生了呼吸系统的症状。

因为外邪入侵,身体抵抗力下降,那些病毒、细菌,以前拿你没办法,但现在就趁虚而入了,这才有了西医的这些个针对病毒、细菌的靶向药。

要知道,病毒、细菌是无处不在的,空气、床、餐桌、手机、厕所,家里也充满了细菌和病毒。

大家可能也有感觉,女性在月经期也会抵抗力下降,这个时期也非常容易感冒。

中医、西医对感冒根源的解释,你相信哪一个?

九、六淫邪。

1.风。风为六邪之首,因为风能动,会带着其他邪往人体里面钻。如果没有风,光寒,或只有热,也许没那么容易进入人体。

2.寒。就是凉气。进入人体后会导致气血运行变慢,甚至寒凝血淤。寒在体内时间一长,也可能淤积变成热。

3.暑。暑其实是湿和热两个邪的合体。

4.湿。湿一开始只是一点水气,慢慢淤积成液态的浊液,慢慢变成痰。

5.燥。就是干,哪里都干,人体阴液缺失,就烦躁。一般发生在秋冬。

6.火。火就是热邪。进入人体后一般表现为哪个部位红肿、溃烂等。

十、风寒感冒。

这是感冒种类中最常见的。

实质就是风,带着寒气,从毛孔、从鼻孔进入身体。

1.流清鼻涕,就是身体在排寒的表现。

2.鼻塞,是风和寒犯肺,肺功能失常的表现,肺气不宣或者不降都会鼻塞。咳嗽跟鼻塞一样,直接跟肺功能相关。哮喘,也是肺气不降的原因。

3.头晕,没精神,那是寒气让身体循环变慢了,流通不好了就会晕。身体酸痛也是一样道理。

4.发烧,一方面是因为正气在个邪气打架,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有寒进入的时候,自动把毛孔关上了,相当于郁闭了,慢慢也会变热的。发烧也是身体的预警标准。

5.喉咙痒,但不会红肿痛。有风进去挠痒,就会痒。寒气不会让喉咙红肿发炎,热气才会。嘴里也不会烂。

6.怕风,怕冷。身体已经进入风和寒了,身体自动就很怕这些。

大概症状就是这些。

十一、风寒感冒治疗思路。

上面说到,风寒感冒症状很多,每次感冒可能症状不同,会挑几个症状。

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来说,要把进入身体的风和寒赶出来。怎么赶?把毛孔打开,再助点力,让他们从原路返回。

毛孔怎么打开?很多药的功能为“解表”,就是把表面通路解开。

配上祛风的药,配上温热性的药,就能有足够的动力把风和寒,沿着我们设计好的通路赶出来。

十二、与风寒感冒治疗思路对应的几味药。

前文说到,风寒感冒根本治疗思路,即打开体表通路,把风和寒赶出去。

如有其他症状,不是很难受可以不用管,很难受要针对症状用药。这一点跟西医思路是类似的,既有针对根源性的用药,又有针对症状的用药。

1、打开体表通路的药,通常有麻黄、紫苏叶、生姜、香菜。

2.驱赶风邪的药通常有:防风、白芷、荆芥。

3.驱赶寒邪的药通常有:桂枝、细辛、紫苏叶、生姜、麻黄等。

你会发现,有些药,既可以打开体表,又可以顺便驱寒。

买药的时候,切记要看主要成分。

十三、为什么还没有说到风寒感冒颗粒?

前面一直在说感冒的原理,风寒感冒的症状、原因、解决思路,甚至说到了常见的几味中药材,但一直没有简单直白的给出药名。

1.药名不靠谱。光看药名,有时候会把大方向搞错,感冒更严重,最典型的就是药店里有一个感冒清热颗粒,看起来好像是治风热感冒的,实际上是治风寒感冒的。

2.各地药厂太多,生产的药不计其数,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地区,药店常进的感冒药都可能不同,记药名会出现买不到药的情况。

3.有时生病的症状稍微变一下,或者病情发展了,我们又不知道哪种药适合了。

结论:掌握理论最重要。用药胆大心细,胆大的前提是大方向不会错,只要大方向对了,细节稍有出入对身体也无害的。

十四、风寒感冒的伴随症状如何破解?

麻黄、桂枝、生姜、紫苏叶、细辛等解表散寒,防风、白芷、荆芥祛风,这些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为什么还有伴随症状?贼进屋偷东西,把贼赶出去是解决根本问题,但贼把家里搞的乱七八糟就是伴随症状,如果不管这些伴随症状,家里会一直乱。

1.鼻塞流涕,用含有细辛、苍耳子、辛夷等的药来治,这些都是通鼻窍的,合起来用效果更强劲。

2.有痰,用含有桔梗、陈皮、甘草、半夏、茯苓这些成分的,后面这四个成分合起来叫二陈汤,专治痰,不分寒痰热痰。这次我儿子感冒我就用这个方给他治痰,同时治鼻子,然后就好了,没用其他的药。

3.发烧,用有清热作用的成分,如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黄连等,如果高烧怕痉挛,就用含有羚羊角成分的。

十五、风寒感冒的常见中成药。

前面一直在说成分,终于说到药名了。

1.风寒感冒颗粒。疏散风和寒,解决根本。

2.感冒清热颗粒。散风散寒,同时退烧作用显著。

3.感冒疏风片。散风寒,养胃和中。

4.荆防颗粒。荆芥和防风擅长祛风,同时去湿。

5.藿香正气丸,去风寒,同时去湿。广藿香的特殊香味,能疏通经络。

6.小青龙口服液,治风寒感冒的同时,治咳嗽,尤其是一躺下来就咳的厉害的。

7.正柴胡颗粒,治风寒感冒的同时,止痛止呕作用明显。

中药不分男女老少,只分剂量,只是用药多少的问题。

以上药都是针对风寒感冒的,只是有的多加了些其他成分,所以强调还有其他功能。

十六、风热感冒的症状。

现实生活中,较少有人风热感冒,大多是风寒,因为现在的人,一般不会让自己热着,都早早地就开了空调,有时候寒气进入体内都不自知。

风寒感冒没有及时治疗的,过几天也会发展成风热,因为毛孔全部关闭,身体内会郁热。

风热感冒症状跟风寒感冒有些是一样的,

例如,都会发烧,都会咳嗽,都有痰,都会身体没劲。

区分的要点在于:

1.鼻涕是清的还是黄浊的?

2.痰是清稀的还是黄浓的?

3.怕冷是惧怕还是轻微?

4.喉咙是痒还是红肿痛?

5.口腔粘膜完好还是破损?

6.不想喝水还是老口渴?

答案如果是前者的话,就是风寒感冒,答案是后者的话,就是风热感冒。

十七、风热感冒常用的几味药。

1.薄荷,散风热,清头目,还利咽,还能疏肝行气,所以薄荷真是个好东西,下一步打算在阳台养薄荷了

2.蝉蜕,就是知了脱下来的壳,不仅能散风热,还能利咽开音,有声音哑了说不出来话,就用它。

3.桑叶,散风热,还能清肝明目,还有清肺润燥。看来蚕宝宝爱吃的叶子真不一般。但是一定是要用霜打过的桑叶,所以还是去药店买吧。当然自己采来晒干也是可以的。

4.菊花,散风热,清肝明目。

5.淡豆豉,就是豆子发酵后的产品,也是厨房经常用的调味品,有轻微的解表除烦的作用。

以上五种药,都很常见,都很轻盈,不会太寒凉,既能打开体表通路,又能把风热赶出去,非常不错。

还有一些我们经常见的清热的药,如金银花、连翘、黄连等,它们只能清里热,但不能解表,就是不能让邪从身体表面出去,而是走大小便出去。

十八、风热感冒的中成药。

如果你明确的感知到,咽喉疼,口腔烂,嘴巴干,浓鼻涕浓痰,多半是风热感冒。

1.风热感冒初起,

用桑菊感冒片,主要成分是桑叶和菊花,疏风散热,止咳化痰,力度比较轻。板蓝根颗粒,也用于风热感冒初起,或者是病毒性感冒初起。

双黄连口服液,我经常给我女儿用,因为她容易喉咙疼,嘴巴烂,双黄莲组方简单,只有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位药,力度轻,清表热和里热都有点作用。

2.力度重一点的药有黄连上清丸或片,还有防风通圣丸,这两种药既去表热从身体毛孔走,又解里热从小便走,里面都有黄连、黄芩和石膏,所以,这两种药,中病即止,不能多吃,特别是平时就体弱的人。

3.既可用于风热感冒,又可用用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的药有,银翘解毒片、抗病毒口服液,里面含有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成分,相当于广谱抗病毒了

自然界很神奇,本身这些根啊、花啊就可以抵御部分病毒的,石膏、芦根、连翘等都是清热的。这些药名起的也很好,一看就能明白。

另外,羚翘解毒片和连翘解毒片差不多功用,只是多了羚羊角,用来止痉挛的,就是防高烧抽筋的。

4.有些感冒药,其实平时上火的时候就能用,不一定非要感冒了才用,

例如,感冒消炎片,平时如果有扁桃体发炎、眼睛红肿疼、咽喉疼、口腔溃疡都可以用,组方只有三味药,都是用来清热的。

结论:用药其实可以很灵活,但需要明白其中的原理。

十九、辨不清风寒还是风热怎么办?

中医最重要的是辩症,而不是用药(其实西医的那么多检查,也是在辩症,找到出问题的准确位置)。

分清寒与热,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辩症,我把它叫大方向。

只要大方向对了,体内有寒,就用热的东西去驱赶寒;体内有热,就用凉的东西去驱赶热,用药不会出问题。大方向还有一些,后面再说。

事实上,刚开始感冒时,寒热表现并不明显,舌苔变化也没那么快,或者感冒有三天了,寒热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说,辩寒热有一定迷惑性。实在辩不出,有几个办法:

1.感冒之前去做过什么事,去过哪些地方,想想这些地方的环境,就能知道是受了寒还是热。所以说,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2.感冒过了三天了,那多半已经转化成风热性质了,有的人可能转化的还会快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总跟你说“过三天再来找我”的原因之一。

过几天,清鼻涕也会转化成浓鼻涕,很多人有这种认知“清鼻涕转变成浓鼻涕了就表示病快好了”,也不完全对,实质上是感冒的性质变了,同时,时间也过去几天了,感冒自己也确实是快要好了。

3.实在分不清的时候,就吃小柴胡颗粒,小孩很喜欢吃的,甜小柴胡颗粒对风寒和风热都有一点效果,帮助打开身体通路,且对已经开始往里钻的病邪有驱赶作用。

二十、小柴胡颗粒可以经常用。

1.上次说到,感冒辩不清寒热的时候,可以用到小柴胡颗粒,为什么?柴胡,轻轻地打开身体表面的通路,轻轻的散点热,但非常温和,即使是风寒感冒了也不会把身体弄的更寒,何况感冒已经过了几天了,身体郁闭了几天了,这时候打开身体散点热,无妨。

2.一会儿身体觉得发冷,一会儿身体又有点发热,这叫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最对症了。这时候,病邪开始往身体里面走了,不完全在表面了,所以会有寒热往来的现象。

3.柴胡入肝经,疏肝解郁,配点黄芩,清肝热,很适合你心情不好的时候用用。你可能又要批评我乱用药啦,别急,来剖一下成分

二十一、小柴胡颗粒可以经常用。

4.肝主情绪,有情绪时用柴胡,很对症。

5.除了柴胡外,党参、甘草、大枣这几个成分是我们脾胃最喜欢的,加上生姜这4个成分合称F4其实这4个叫脾四味,补脾圣手,你看看,小柴胡颗粒本质上是补药,补身体的根本,我有乱吃药吗?没食欲的时候,也可以吃吃小柴胡颗粒嘛!

6.小柴胡颗粒主要针对肝和脾胃,而醉酒后就是伤的是肝和脾胃,所以,又多了一个功能,醉酒后用来解酒

7.生姜和半夏是止呕降逆的,就是说有呕吐症状的时候可以用,有肚子胀总觉得吃了不消化的也可以用,帮助把胃里的东西给降下去。

8.月经期间不舒服大可以用。肝主血,来例假不畅,用小柴胡啊。而且,脾胃补好了气血来源也充足了,例假就不会越来越少了(40岁的女人感觉快要绝经了,因为气血水平明显降低)。

总结:

感冒时可以用用小柴胡!

寒热往来可以用,

心情不好可以用,

食欲不好可以用,

呕吐症状可以用,

例假不畅可以用,

酒后难受可以用

补充,

以前经常说月经不畅,心情烦躁可以吃逍遥丸。

小柴胡和逍遥丸,都有柴胡成分,都入肝经,疏肝,肯定没错了。

区别,小柴胡重调脾胃根本,逍遥丸重打通瘀堵和养血。

二十二、感冒其它类型

1.风燥,那就祛风,润燥。哪些是润燥的?百合、玉竹、苦杏仁、贝母、南北沙参、麦冬、枸杞、桑葚、黑芝麻、龟甲等。

2.暑湿感冒。除了常见的解表药之外,最重要的是化湿,例如广霍香、木香、苍术、厚朴、豆蔻等。

3.寒热夹杂。既有寒的表现(超怕冷,不出汗,清鼻涕等),又有热的表现(喉咙痛,眼睛红,嘴巴烂等),就是体内有多余的热,体表又有寒包裹住,这时,风寒感冒的药吃吃,间隔一小时后,风热感冒的药吃吃。

4.感冒是表实症,意思是病邪在表面,很容易赶出去。

实症,是说,有多出来的东西进入了身体,身体不需要(对应的,虚症就是身体缺少某种东西,虚位以待)。

如果感冒过了7天,越来越严重,还没有好的迹象,那应该已经不是表症了,而是发展成里症了,或者是引起了其他疾病。应赶快就医。

二十三、感冒了,流鼻涕、鼻塞、咳嗽怎么办?

前面把各种感冒类型都说到了,就是没有说到流鼻涕、鼻塞、咳嗽。

感冒之后,外邪进入身体,首先袭击肺,肺功能失调,肺气不通,该外散的不外散,都拥堵在门口,就是鼻塞流涕;

该沉降的不降,肾接受不到清气,所以呼吸急促,就咳嗽咳喘。

所以,治疗流鼻涕、鼻塞、咳嗽,根本在于恢复肺功能。即帮助它升与降。

麻黄、紫苏叶、薄荷桑叶等都是帮助肺气升起来的,苦杏仁、半夏等是降肺气的,百部、紫菀等是帮助润肺下气的,陈皮、桔梗是理气化痰的,还有一些化痰湿的药,含有这些成分的药,都能治流鼻涕、鼻塞、咳嗽。

所以,中医里,一般,不特别针对流鼻涕、鼻塞、咳嗽症状,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药里,其实很多都会包含了这些成分,不用单独再来治流鼻涕、鼻塞、咳嗽。

二十四、咳嗽与痰。

一般而言,咳嗽的病因主要在肺,而痰的根本主要在脾(长期病、综合病、体质素来差的可能有其他情况)。

小朋友生病一般比较单纯,但变化快。

只咳没有痰,其实不用担心,主要现在天气太干燥了,煮点润燥的汤粥喝喝,可以加百合、玉竹、麦冬、莲子、防风、甘草、蜂蜜等。

光痰很多,但不咳,家长们可能不重视,但这已经是脾不好的表现了。脾土生肺金,可能连带着肺也不好了,这时候就要注重健脾。慢一点的有八珍粉,快一点的有脾四味、六君子汤等。

很常见的是,又有痰,又有咳,就需要肺脾同治。

但在中成药里,其实没有这么明显的区分,感冒分寒热,痰和咳也分寒热。

有寒痰和寒咳的,都可以用通宣理肺丸(就是说这个丸既可以治风寒感冒,也可用于寒痰和寒咳)、橘红痰咳液等。

有热痰和热咳的,都可以用橘红丸、清肺化痰丸、肺力咳、复方鲜竹沥液等。

二十五、感冒初期小妙招。

1.如果觉得自己有点感冒症状了,判断是风寒,那么早上起来煮姜茶喝就行了,多喝几次。

2.孩子不愿意吃姜,那早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山药粥,帮助她驱寒,也好的快。

3.紫苏叶非常温和,适合感冒初期或者小孩子感冒,就单买紫苏叶10克回来,煮水喝喝就好了。

4.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感冒了,但没其他症状,就觉得有点头疼,买白芷10克,煮水喝。

二十六、感冒初期小妙招之二。

1.如果觉得自己不像是风寒感冒,就是有点喉咙疼,嘴巴烂,可以买点双黄连口服液。

2.或者冲一包板蓝根冲剂喝喝。

3.如果就觉得眼睛红,不舒服,没其他感觉,就泡点菊花茶喝喝。

4.长期、经常喜欢口腔溃疡的,其实不是感冒,经常吃降火的也没用,只是虚火喜欢上浮,甘草泄心汤最合适了。方子可以百度。

5.孩子爱口腔溃疡的,可以喝健儿清解液,比双黄莲还要温和。

二十七、学会看中成药的说明书很重要。

前面说过,即使有人给你推荐好药,你记住了药名到药店真不一定能买到。这就需要自己会随机应变。

1.大方向不能错。以热治热,肯定行不通,这里的寒热就是大方向,错了会更严重。

2.买药,药名可以参考,但不是决定性的。药名只是告诉我们,它大概是治什么问题的。

3.最重要的内容在功能主治的第一个句号前的那几个字,通常是像文言文一样的,非常浓缩,四个字四个字的。例如,解表散寒,宣肺通窍,养血调经,行气止痛,类似的。

4.“主要用于…………”这句话是说主要的适应症,大家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全信。因为,这里例举的都是常见情况,可能没有说全。例如小柴胡就没有说它有醒酒的作用,但是,它确实是可以用在醉酒后,因为它的原理说了“疏肝和胃”,酒不就是伤肝伤胃么?

李梅香

触碰到你柔软的心灵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b/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