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一直是国人津津乐道的史实之一。毕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是唯一一次国家支持的大规模海外探索行动。

不过在当时,朝廷的大臣们对下西洋的行动多有异议。不仅是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就连明成祖时期,面对那个出了名的冷血皇帝朱棣,都有正直的大臣出面反对。到了明宪宗时期,皇帝还想派人再下西洋,有大臣干脆就说卷宗资料都没了,再加上众多大臣反对,明宪宗才改变了主意。

那么,为何有那么多大臣都反对下西洋呢?

第一,耗费巨大。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之大,令人匪夷所思。郑和所率的最大宝船,“长44丈,宽18丈”,船有四层,九桅十二帆,锚重数千斤,至少也要二三百人才能驾驶。规模巨大的宝船共计六十二艘,造价高昂。此外,随行人员多达人,每次出航动辄两三年才回国。再加上船上携带的丝绸、瓷器、茶叶、金银以及必需品,还有随行人员的薪资与赏赐,耗费极大。据记载,仅前三次下西洋,就花费白银多万两。

第二,带回的东西对帝国没多大好处。郑和带回国内的,除了珍珠、宝石、一些国内少见的动物(狮子、大象、长颈鹿)等,就是当地的土特产了,象牙、犀角、羚羊角、药材之类,最多的就是香料:安息香、乳香、丁香、木香、海红、龙涎香、降真香、紫檀香、迷迭香、伽兰香、苏合香、笃耨香、金银香、肉桂香等等,量最大的就是苏木和胡椒。珍珠宝石是给皇室的奢侈品,动物只有观赏价值,数量最大的香料,除了药用,一部分是拿来焚烧熏香,一部分是烧菜用的调料。苏木和胡椒这两种东西,数量大到摆满了皇宫的仓库,实在用不了,就拿来给官员们发工资!没看错,就是当工资发给官员们,那些官员们再卖给商贩换来钱买生活用品。最损的是,皇帝发香料当工资,还有溢价,官员们叫苦不迭!这种“工资”一直发了四十多年,才把那些该死的胡椒和苏木用完!

第三,入不敷出。郑和下西洋是带着政治任务的,一般认为,除了寻找建文帝,就是宣扬帝国威名,鼓吹朱棣的正统地位。所以郑和在购买当地的土特产时,付出了远高于市价的金银;出售本国的瓷器丝绸茶叶时,又远低于成本价;尤其是赏赐当地的所谓“国王”、“酋长”“部落首领”时,出手大方,刁买人心。所以,明帝国和朱棣的名气有了,却是白花花的银子买出来的。

第四,确立“藩属国”地位后的朝贡制度,让明帝国亏本,不胜其扰。郑和下西洋,跟屁虫一样一起回来的还有那些“藩属国”的使臣们,带着土特产,美其名曰朝贡,实际上就是来赚钱了。偏偏朱棣特别吃这一套,万国来朝让他虚荣心爆棚。不仅免去了那些“使臣”携带货物的关税,花费数倍于市价的银子购买下来,还有大笔赏赐。此外,大明朝还完全担负了这些“使臣”们的食宿费用。“藩属国”使臣相当于免费旅游,好吃好喝还可以挣大钱、得赏赐。这么好的事,那肯定多多益善。所以“朝贡使团”络绎不绝,大发横财,而明朝不堪其扰。

最后一点,下西洋这件事,是由郑和率领的。郑和虽然是朱棣的心腹,而且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功劳,但是他是个宦官。在儒家学问占主导地位的明代,宦官是地位低下的。而数次下西洋,都不用文官武将,反而让一个宦官领队,这显然让文臣们难以忍受,直言反对在所难免。明成祖朱棣时期,文官备受压制,反对无效。到了明仁宗登基,夏原吉直接就反对再次下西洋;明宣宗虽然力排众议,组织了最后一次下西洋,但规模远比前六次要小;明宪宗时期,皇帝昏庸,朝政混乱,国力衰弱,明宪宗还惦记着下西洋带回的奇珍异宝,所以想再下西洋,官员刘大夏直接回复卷宗资料都没了!绝了明宪宗的念想。,

后人非常惋惜明朝下西洋的活动没有继续开展,其实没什么必要。这种海洋探索除了满足皇帝的虚荣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z/1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