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室No6戴皓和植物一起舒适地生活
一个人,也不凑合。 戴皓:现居北京,独立设计师,生活美学博主。曾任《LENS》杂志设计总监,年辞职,创立植物及花艺品牌青山黛。 8年前为了热爱的事业,戴皓从广州搬到了北京。3年前,他辞去杂志设计总监的职务,开始了自己热衷的生活美学领域的探索。不久后,戴皓搬到了一处有院子的公寓,这里是家,也是工作室。 亲手打造的小花园 戴皓的家从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便开始了,“选定在这里住的根本原因,是这片花园吸引了我”。回忆起初见这片20平米花园时的情景,戴皓仍心有余悸,“院子里杂草丛生,堆放着垃圾和杂货,与其说是花园,不如说是一个杂货场。”室内简装进行的同时,园林经验几乎为零的戴皓,决定同时开始对花园的改造,这是他第一次与植物与土地有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 一点点的摸索中,戴皓的花园渐渐有了起色。靠近栅栏的位置,戴皓栽种了爬藤多花月季,混种的蔷薇和金银花在开花时,调剂着色彩和植物的形态。长势喜人的薄荷和迷迭香时常是戴皓信手拈来的烹饪辅料。各种易于培育的草花,被他栽种在石板步道的一旁,用它们将花园的休闲区分开。院子里的丁香树兼具遮阴功能的同时,又可垂吊几盏防风烛台,为朋友小聚时的花园Party营造浪漫氛围。除了观赏类植物,花园中还有一小块充满生机的有机菜园。天气好的时候,戴皓习惯在花园里工作、思考、休闲或用餐,侍弄花草变成了他每日不可缺少的生活。 北欧风尚之家 戴皓的家是一个充满了素净北欧元素的空间,既有工作室的现代与洗练,更有家的温暖与舒适。以原木色和白色为主调的现代家具,将空间营造成了一个时尚清新的能量场。 置物架、餐边桌、工作台随处可见的世界风杂货,是戴皓从各地旅行时淘来的心头好。捷克的波西米亚海报、马尔默的玻璃人头摆件、日本的陶土茶器和瑞典的花器……为家注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个人色彩。 “房子是朝东向的,又在一层,采光并不理想。”为了保持房间原有的筋骨,戴皓亲手涂刷的白色墙面,选用北欧风的浅色家具营造空间的通透感,偶尔点缀一两件浓郁色彩的风格家具,造就了如今这个令他乐享时光的小家。“我喜欢阳光,觉得家应该是透亮清爽的感觉。” 戴皓用两块松木板DIY了一张简洁耐用的客厅长桌。这里既是他日常的餐桌,也是超便捷的工作台,朋友聚会时,这里又变身成方便客人拿取食物的餐台,一人住时戴皓的许多时光都是围绕这张长桌展开的。 桌旁白色的置物架上,摆放着以黑白和透明为主调的日常杂货,是生活的积累,也是房屋主人日常审美的表达。 戴皓迷恋北欧风格的简洁,更对它贴近自然的宁静和沁入心脾的舒适感所共鸣。这个集居住和工作于一体的空间,正是他对北欧风格的实践。“我的家应该是一个会呼吸的空间,是一个充满生命养分的空间。” 享受植物的美好 自小生活在南方的缘故,戴皓对植物有着天然的喜好和敏感。“刚来北京那年的冬天我特别不适应,倒不是因为寒冷,我实在不喜欢外面光秃秃没有植物的样子,特别萧索冰冷,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自此以后,家里的植物越来越多,这次搬家他索性选了一处有小院的房子。 戴皓说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除了喜欢DIY家具和手作一些家居饰品,摆弄花草正好满足了他这部分的天性。“好看”是他选择植物的唯一标准,客厅两株种在墙上的鹿角蕨是他最近的心头好。植物也许是家居环境最自然的装饰方法,而鹿角蕨个性十足的外观和独特的生长方式,也为戴皓的家锦上添花。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它们在家居中的位置,才是人与植物和谐共生的最好方式。 “我喜欢那些造型独特,形态上舒展大气的植物。”书房靠窗的位置,芭蕉树的叶片在阳光的掩映下,带给人热带的松弛感,入门处窗边的那株印度橡胶榕已经一人多高,卧室三屉柜上的春羽郁郁葱葱。除了这些大宗植物,戴皓也喜欢为小株植物组群造型。客厅入门处的过渡区,以50年代经典造型的斯佳蒙单人靠背椅为中心,由龙舌兰、印度橡胶榕、虎皮兰和春兰打造的小小休闲空间,是戴皓最喜欢的角落之一,一本书、一杯咖啡便可在这里消磨掉整个下午。 适合独处的空间一定是舒适的空间。大部分时间戴皓都宅在家里,与植物为伴的生活让他变得健康而自律,照顾花草的过程也带给他无限灵感,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的状态让他乐在其中。“我可能是那种比较挑剔的人吧,没办法接受对生活细节没有要求的人。我喜欢独处,也会尽力将我所处的空间变得更自在舒适,一个人的时光很快乐,可以做更真实的自己。” 戴皓的[青山黛]美学花店,从设计治愈角度,连接城市中植物与人的情感,复活方寸间植物与空间的关系。 -fin-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z/1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空间之美香之品
- 下一篇文章: 栽培石斛的栽培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