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和田玉独角瑞兽摆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319984/ 1.这个摆件长7.5厘米,高4厘米,厚2厘米。重91克。和田青白玉材质。 2.这个玉摆件是一个独角瑞兽。宋代的玉雕瑞兽独角的形象有獬豸,还有甪端,还有的麒麟也有独角的。现代还有貔貅也是独角的形象。甪端外形怪异,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甪端,是在宋代开始出现的一种臆造神兽。沈约《宋书·符瑞志》载:“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甪端是识贤聪慧的神兽。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的贤明,对此兽情有独钟,往往置于宫廷中,故而成为了皇帝的专属。甪端身上披鳞,有四个兽爪。这和獬豸的披毛蹄足有明显区别。而麒麟融合了龙首,麋身,牛尾,马蹄。这个玉雕瑞兽与上述几种独角瑞兽都有点不同。从他的蹄子看,我更倾向于这是甪端。 3.瑞兽呈回头状。相比较他的身体而言,头部较小。这是宋元代玉雕的特点之一。后来到明清之后,玉雕动物的头部逐渐比例变大。玉瑞兽头部像龙头,额头隆起,圆眼突出,眼睛上有两条较长的眉毛。有一独角紧贴颈部。嘴巴微张,颚下有髯。躯干粗壮,背部以脊齿纹表示背鳍。整体上躯干上光素无纹。只在背部用浅浅的阴刻线刻画出背部的鬃毛。四肢上还有卷云纹。四肢匍匐在地,呈俯卧状。双腿前趴。爪子用阴线雕出仿真形状。而不是蹄子。这是我判断这是甪端的重要原因,绺形尾贴着臀部。 4.这个圆雕瑞兽满身黑色沁斑,沿着玉质的裂隙延伸,呈现出自然的变化,深浅不一。这是宋代经常采用的一种黑提油的方式来模仿黑漆古水银沁。一直钙化较为明显,有白色饭糁分布。打光看玉质呈黄色,铁离子沁入导致。 5.玉质老熟,光气自然老成。 6.这个圆雕玉兽,采用多种加工技巧。眼睛是用管钻加工,眼睛突出。身躯上的纹饰采用细阴刻线,坨工痕迹明显。独角下颚,尾巴与身体的镂空雕,采用双面坨工,直至磨穿,这是与平时所见的镂空不同之处。综合各项特征,判断为宋代时期的玉雕作品。而且是皇家的概率极大。 宋代玉瑞兽甪端铜熏炉全貌头部,独角,隆起的额头,突出的圆眼底部,有裂隙背部的棘突和被毛,和黑褐色沁斑打光图打光看黄色沁色饭糁和黑色沁,玉质剥落饭糁和黑褐一沁斑侧视图,尾巴贴着臀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ls/1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海经百年前国内最后一头灭绝,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