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玉刻龙纹匜北京保利拍卖匜(yí),古代盥器。《左传》有“奉匜沃盥”,沃即浇水之意,盥为洗手洗脸。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三足,是清代乾隆御制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是古代礼仪之一。以水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龙泉窑青瓷刻印花龙纹匜明初台北故宫藏但探究历史,我们可发现匜是一种很古老的青铜器,早在商代晚期就有发现,盛于东周。最早的匜和觥差不多,不太好区分,因为它们功能相似,都是盛酒器。到了西周的时候,周人不提倡饮酒,盛水器增多,酒器渐渐减少,“匜实于槃中,南流”,匜从酒器转变为水器。这一转变,如张临生所指出的西周中期周人的“沃盥之礼”开始形成。青玉玉匜西周陕西扶风县博物馆“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槃承其弃水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讲行礼之前要洗手,用匜将水倒在手上,同时用盘子在底下接着。时用手吃饭的周人在礼制下的活动,卫生讲究,仪式感非常强。东周时期,匜器作为水器,非常流行,且与盘成套,配合使用。窃曲纹匜春秋闻喜县上郭墓地4号墓出土但至战国时期,周朝礼制文化渐渐衰落,匜也脱离了礼器的规范,大量成为诸侯的实用器。发展到最后,甚至简化成了没有柄没有足,只剩一个流的造型,有点像是个瓢。西汉南越王墓出过一组像瓢一样的匜,造型已经有些类似后世的匜的造型。虽然它和西周时的样子完全不同,但名称依然没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对匜的解释是:“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酒。”就是说匜长得像个勺,把上面有个槽,可以用来倒酒水饮料。此时的匜,又重新变成了倒酒水的实用器。那个倒液体的嘴,既是把,又是流。至此,匜的造型和功能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弯后基本定型。鎏金铜匜西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在这之后,可考察的史料中很难发现“匜”的存在,因为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匜被称作“马盂”,为酒器。如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罗列了南宋都城杭州店铺的很多商品,其中就有“酒市急须、马盂、屈卮、滓斗、筋瓶”一条。据扬之水先生考证,马盂之名实可上溯至三国,《三国志》卷五九提到孙权长子孙登曾“失盛水金马盂”,可知马盂用作水器。白玉匜形玉杯宋武汉博物馆唐及辽金乃至两宋,马盂多作为军事装备,用为水器。由于其造型特点,可挹可引,同时在用途上扩展为酒器之一种。唐李筌《太白阴经》卷四战具·军装篇第四十二有“马盂,十分一万二千五百口,皆坚木为之,或熟铜,受三升;冬月可以暖食”一条。唐五代募兵制时期,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马盂在军中的配备是人手一只,或木质或铜质,唐代一升相当于现在的毫升,所以它的容量有1.8升,冬天行军还可以用来热饭。名动天下的何家村窖藏,出土过几只唐代的鎏金银匜,造型和汉代类似,它的官方称呼为匜。鎏金鸿雁纹银匜唐何家村窖藏有趣的是,同样的造型,破天荒头一次出现在了唐代的瓷器上,这也是第一次可考证的史料中出现了瓷器的匜。巩义窑白釉弦纹匜唐故宫博物院匜第二个辉煌的时期是元代。龙柄匜形玉杯元安徽省文物局青玉受沁匜宋-元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年何刚在自家盖房的时候,挖到了一个装满银器的大缸。后来他辗转三次上京,将这批十九件银器包括大缸捐献给了北京故宫。这批银器全部来自元代,从功能看是与酒有关的文物。这缸银器里,有一件非常典型的元代银匜,它的中心錾刻了一对金光闪闪的凤凰。鎏金錾刻双凤纹匜北京故宫藏何刚捐赠同一批窖藏还有几件杯子、玉壶春瓶、梅瓶、花插等器物,很清晰是一套酒具组合。陕西蒲城的一处元代墓葬壁画,画出了和这批窖藏相似的器物,以及它们日常的使用场景。可推测,元人用匜将酒从酒缸里舀出来,倒到玉壶春瓶里,然后再通过玉壶春瓶分到酒杯里。夫妇对坐图局部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壁画元代瓷器的匜,和金银器的匜造型完全一致,甚至流下面的小圆环都会模仿出来。在成吉思汗家族对亚欧洲的掌控下,元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使得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能够发现匜的踪迹。青花满池娇纹匜元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藏青花一束莲纹匜元首都博物馆藏青花兔纹匜元大英博物馆藏元代以后,瓷器的匜就很少见了,匜作为短暂流行的酒具,又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台北故宫有几只清宫旧藏的龙泉匜,其它窑口像钧窑、定窑等也偶尔能见到匜,或者与匜类似的造型,年份有些早到金代,相比元代龙泉窑存世量要小一些。白釉匜元-明初台北故宫藏龙泉窑点褐彩匜元台北故宫藏龙泉窑青瓷匜元台北故宫藏景德镇御窑厂出土过几只青花、红彩、绿彩的匜,都是空白时期的产品,完整器具没有见过。倒是其它材质的匜比如玉器、犀角等,有过很多仿古的作品。但它们的造型明显是模仿早期的青铜匜,和金元之际的匜没有任何关系。黄玉三足匜明台北故宫博物院白玉匜明台北故宫博物院青白玉匜清乾隆台北故宫博物院涡纹匜形玉杯明首都博物馆龙纹匜形玉杯明湖北省博物馆乳钉纹匜形玉杯明湖南省博物馆玉兽面纹匜杯明故宫博物院螭龙柄白玉匜明沈阳崇寿寺释迦佛生天舍利塔出土素面白玉匜清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最后说一下这件“单把匜”,首先要说明,这件东西属于清宫旧藏,为外销瓷。既然是外销瓷,一定是外国人用的,但外国人是把它拿来洗手盛酒的吗?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在国外它有个名字叫“Bourdaloue”,音译成布尔达卢。青花描红单把匜清十八世纪台北故宫藏十七、十八世纪时,欧洲贵族妇女们衣着很繁琐,尤其裙子又大又厚。为了解决她们上厕所的难题,欧洲人搞出了这款布尔达卢,它的具体使用方法,没错,就是方便女子在不取下裙撑的情况下上厕所,别名“夜壶”~所以你如果碰见了海外流回的“单把匜”,就别把它摆桌上装喝的了,可能味道不是怎么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zp/1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