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王朝长期推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抑商的目的在于重农,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以保持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五代后期,通过周世宗的改革,中国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而在南方,随着各个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均采取“保境安民”的措施,南方经济也普遍发展起来。从公元年到公元年,北宋在消灭这些割据势力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在北宋重兵压境的情况下实现和平统一的。经济也都没有遭到大规模战争的破坏。因此,北宋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尽快的发展。

一、岁币的出现

岁币是北宋政权为了买得宋辽之间的和平局面而无偿赠送给辽的财物。景德元年,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许诺每年给辽“军旅之费”—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庆历二年,双方商议关南地界时,北宋为了请和,又答应每年再向辽朝增纳绢十万匹、银十万两。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宣和四年,北宋不再遣使辽国,岁币才告停止支付。在这前后的一百一十八年中,北宋向辽付出岁币的总额是绢万匹、银万两。

岁币对维持北宋和辽百余年的和平局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双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进而直接决定了东亚区域体系在权力结构失衡、北宋体系政策消极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的状态。

但岁币对二者国内的影响却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岁币对辽来说是极其有利的,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自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金,增强了辽的国家综合实力。辽“累朝军国经费,多所仰给。”辽甚至曾将北宋所输的绢帛转卖给西夏,从中牟取了近两、三倍的厚利,缓和了国内阶级经济矛盾。

另一方面,对北宋而言,岁币却是沉重的负担,有形地大大削弱了国家自身的实力,恶化了国家的经济状况。景德年间,北宋就已经出现了入不敷出的财政困难局面。庆历以后,每年的财政赤字已达到三百万贯。到治平二年,财政赤字又猛增到一千五百多万贯。造成国家这种财政亏空的原因固然复杂,但不能否认这与北宋每年向辽输出的巨额岁币有密切关系。

二、交聘馈遗和官使贸易

北宋和辽在频繁的通使中不断互相馈赠礼物。两国初和时,双方互赠的礼物并没有定例。辽赠送给北宋的礼物,大致是御衣、金带、玉带、金鞍髻、铁鞍、良马等;北宋送给辽的,大致是些金银器具及衣、带之物。

澶渊之盟后,双方互赠的礼物和馈赠对方使节的物件都有惯例和定额。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稿》等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贺生辰使携带的赠礼最丰厚,贺正旦的使节及其他使者次之,而告哀使是不携带礼品的。

北宋朝廷在聘使交往中的支出,数量是相当巨大的。交聘馈遗的表现形式虽不是贸易往来,但其客观效果与贸易往来无异。即使得体系中大量北方物产流传到南方,也使大量南方物产流传到北方,使南北互通有无的范围扩大,因而它可以说也是经济贸易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

北宋和辽在交往过程中的不少官方使团,在完成自身的政治交聘使命后,还会在双方的都城或往来道路附近进行一些采购或贩卖商品的活动。辽的使节常常在往来的途中大量收购物品。到了汴京后,他们还可以亲自到各种行铺里去收买货物,并且直接同负责接待的北宋官员进行种种贸易活动。这种活动进行得十分频繁。

官使贸易的货物,一般都是输出一方在普通边贸中的违禁商品,而对输入一方却是贵重之物或急需品。大部分是满足使节自身的需要。他们之间的互赠,表面上是使节的来往,实质上也是北宋和辽之间进行的变相经济交换。所以从他们互赠的物品中,可以反映出北宋和辽之间经贸关系的一个方面。

三、榷场贸易

榷场是专门负责北宋和辽之间贸易的特设机构。“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在北宋和辽的边境,互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政治和军事上的斗争风波虽可使它暂时中断或削弱,但在风波平息之后,又会立即恢复。辽在经济上有求于北宋者较多,而北宋有求于辽朝者较少,所以在榷场贸易中,辽的态度始终是比较积极主动的。

1.榷场的建置

北宋和辽的榷场贸易,经历了“五通五废”的复杂过程。北宋初年,双方已经开始在沿边互市,但没有设置专门的官署管理。太平兴国二年,北宋在沿边的镇、易、雄、霸、沧等州设置榷务,以香药、犀角、象牙及茶叶为大宗商品与辽进行贸易。雍熙三年,北宋禁止河北延边的商民与辽人贸易。端拱元年,北宋一度又开放边境互市,然而不久再次复禁,“违者抵死。北界商旅辄入内地贩易,所在捕斩之。”

北宋这样做,就是借助自己在非对称相互依赖中的主动地位向辽施加强大的经济压力,以缓和当时辽的军事进攻。淳化二年,北宋下令雄州、霸州、静戎军、代州雁门砦等处设置榷场,但不久又停罢。咸平五年,契丹新城都监请求恢复榷场,北宋朝廷开始不同意,后才在雄州复置榷场。但这次也不过一年就废了。

景德元年,澶渊结盟以后,双方的榷场贸易才逐渐走上正规化。景德二年春正月,契丹新城都监遣吏责碟,请今商贾就新城贸易。此次边境贸易的场所仅限雄州一处。同年二月,北宋正式规定在雄州、霸州、安肃军三处置榷场,与北界互市。

后来北宋在广信军设置了榷场。这四处边境重地成为河北的四大榷场,也是北宋对辽的贸易中心。其中尤以雄州榷场的发展最快,地位也最为重要。河北四大榷场此后开设的时间很长,终宋仁宗和英宗之世,与辽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在研究北宋的榷场建置沿革的同时,我们应该对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景德元年,契丹在琢州的新城设置榷场,并置榷场都监。新城榷场与雄州榷场,同时成为辽、北宋双方贸易的重心。这个榷场是与北宋边境槯场贸易最早的场所之一,往来贸易十分繁盛。

2.榷场贸易对北宋财政的影响

从榷场贸易的商品来看,北宋输出的多半是加工产品,而辽输出的多半是原料品。这反映出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北宋。至于北宋从榷场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宋史·食货志下》的记载是“岁获四十余万”。

这就是说,榷场贸易的利润完全弥补了岁币的损失。只是在以后,由于榷场贸易日渐萧条,才出现岁币要从国家财政中支付的情形。但北宋从榷场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贴补自身财政的不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榷场贸易完全是在北宋和辽双方官府的监督之下进行的,是以双方官府和统治者的自身需要为目的来互通有无的,而且禁条甚多,难以满足两国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客观的现实需求,民间贸易便繁盛起来。

由于民间贸易的物品多为禁榷品,而且由于北宋和辽双方为了控制双边贸易,颁布了许多禁令,禁止民间贸易,故有时也把这种贸易称为走私贸易、秘密贸易或私市。

民间贸易的形式大致有三种:榷场内部违禁物品的买卖。尽管两国重视控制禁榷物品的输出,但由于榷场官员管理不严或是某种特殊缘故或需要,违禁物品也可以在榷场里私自销售。“契丹一禁国中谷食不令出境,而彼民有冒禁资至榷场求售者,转运使以茶博易。”榷场以外沿边地带的走私贸易。

景德二年,北宋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复置榷场时,就曾明令将边境贸易全部限制在这几处槯场。由此可见,在其他地方,类似的贸易还是存在的。为此,北宋还于景德四年“诏北面缘边趋境外径路,自非榷场所历,并令转运使因案部规度断绝之。但宋朝百姓照样“私过北界”贸易,辽朝商人也“潜赴近南州军经商”。沿海地区的走私贸易。不仅沿边地带如此,沿海地区也存在着走私贸易。

民间贸易弥补了北宋、辽双方因为一些贸易禁例所造成的空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双方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满足了各个阶层的实际需要。

总结

北宋和辽之间贸易关系的繁盛,说明虽然在那个时期,北宋和辽相互对峙,东亚区域体系存在着两个核心的局面,但是作为在同一个区域体系中的经济体,两个国家但并不能削弱早已形成的南北之间共同的经济生活,也不能割断这种经济联系。

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冲破政治对立造成的种种障碍而得以维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区域制度的保证下继续得到发展。正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弥补了体系中权力格局失衡的状态,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快了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

这使得北宋对辽产生了一种军事硬实力无法达到的权力影响效果,平衡了自身硬实力缺陷。各种形式的经济交往,及这种交往带来的深层次互动,使得东亚区域体系保持原状稳定而不发生本质上的变革和转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jz/10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