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白及
白及 白及 白芨,连及草,甘根,白给,白及子, 微寒,苦,甘,涩。归肺、肝、胃经。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本品苦甘性寒,质黏而涩,为收敛止血良药,以其寒凉入血能清热,有消肿生肌之功。由于既清且收,除用于肺胃出血,尚可用于外科痈肿疮疡,未成脓者能使之消散,已溃者使之生肌。此外,外敷还可治疗外伤出血。 1.收敛止血: ①用于肺胃出血(如肺结核之咳血、支气管扩张之咯血、胃溃疡之吐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冲服;若治肺出血,亦可与海蛤粉、枇杷叶、芦根等同用;若肺结核空洞咯血,可与松香、知母、百合、黄芪、五倍子、冬虫夏草、桔梗、地骨皮、僵蚕、天花粉、甘草等水煎服;。 ②用于外伤出血、创口不敛,可单用或与煅石膏等研末外用。 ③用于烫伤,可用香油调涂。 ④用于手足皲裂,也可用香油调涂。 2.消肿生肌:用于痈肿溃疡,可与金银花、炮山甲、皂角刺、知母、大贝、半夏、天花粉、乳香同用,如内消散。 白及与侧柏叶,均为收敛止血药。侧柏叶收敛性弱于白及,但能祛痰止咳;白及清热之力不及侧柏叶,但能生肌敛疮。 1.配三七:三七活血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白及补肺生肌,收敛止血。三七走而不守,白及守而不走,三七以散为主,白及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走一守,一散一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补肺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增强。 2.配煅石膏:白及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煅石膏则清热敛疮生肌。两药合用相须相助,产生协调作用,使生肌敛疮之力大增,且又有一定的清热止血作用,常用于金刃所伤、出血不止,或手足皲裂、时有渗血,或疮疡肿毒溃破、久不收口等证。 3.配海螵蛸:海螵蛸收敛固涩之功较强,并能和胃制酸,与白及配伍,起协同作用,使收敛止血作用大增,可用于各种出血证,对于溃疡病出血,疗效尤为理想。 4.配百部:百部功专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与白及配伍,补肺润肺化瘀、止血止咳杀虫,用于阴虚咳嗽、咯血。 5.配枇杷叶:白及补肺消瘀止血,枇杷叶清降肺气,化痰止咳,两药相配,化痰止咳,消瘀止血,可用于治疗肺有虚热、瘀血咳血,如白及枇杷丸即用白及配枇杷叶,治疗咯血及咳血、吐血等肺经出血疾患。 6.配贝母:白及补肺止血,贝母润肺化燥,两药合用,润肺止咳、化痰止血,可用于治疗肺痈、肺痨咳吐脓血。 1.反乌头。 2.外感咳血、肺痈及肺有实热吐血者忌用。 内服:3~10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可研末以香油调涂,或撒在伤面上。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及的地下块茎。产于我国长江流域至南部及西南各省。夏秋季苗枯前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入沸水煮至骨无白心,除去粗皮,晒干,切片或打粉用。 《本经》:“白及,味苦平。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一名甘根,一名连及草。生山谷。” 《用药法象》:“止肺血。” 《本草纲目》:“白及性涩而收,得秋金之令,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jz/6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倪海厦经典配方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