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ldquo硒rdquo望
初夏六月时节,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了,在诏安县秀篆镇隔背村龙伞岽的一片山坡上,一垄垄金银花梯田、一条条自来水管道贯穿其间,叶宗健正率着30多名农民在山腰上忙碌着,采摘金银花。 秀篆是典型的客家山区镇,在客家话中,“岽”就是山顶的意思,龙伞岽因形似“龙伞”而得名,海拔米,是诏安县第一高峰。叶宗健正是这片金银花基地的主人,他今年52岁,中等身材,笑容可掬,穿着农装、布鞋,如果没有特别提醒你,你无法想象他曾经是一名西装革履的校长。 “我就是山脚下的隔背村人,这地方以前交通不好,太偏避了,村民们大多数外出打工,我也不例外。”叶宗健用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说,秀篆镇和周边的官陂镇、霞葛镇,地缘接近、风俗相同,村民大多往广州一带打工。 “这三镇就有约几万村民在广州打工,他们的子女入学教育很麻烦,需要读书的外来务工子女近人。山里人初到广州发展,由于经济原因没有购房落户,而且又没有背景和社会关系,孩子读书成了困扰老乡们的头等大事。”也在广州做生意赚到钱的叶宗健看到了商机,二来也是真心想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便与几位热衷于教育的老乡一起商量探讨,谋划筹资办一所学校,解决乡亲子女的上学问题,从年开始,先后创办了广州市开发区英杰学校和广州市华光学校,他成为一名“校长”,接收家乡官陂、秀篆、霞葛等地的外来工子女多名,解决在广州打工创业的许多乡亲的后顾之忧。年,广州市开发区英杰学校被评定为广州市开发区一级学校。 “学校步入正轨了,让别人管理吧,我想回乡创业了。”几年前,叶宗健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和朋友很意外的决定,回村承包山地,发展生态农业。虽然亲友们不理解,但经过在他的耐心劝说下,这个想法终于取得了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经过考察后,叶宗健将他的创业放在了村后的龙伞岽山上。龙伞岽是诏安第一高山,半山坡上还有两万多亩荒地,生态环境优越,可利用林下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年8月,叶宗健向秀篆镇隔背村承包了龙伞岽山坡上的亩山地,先后创办了启裕堂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福建裕健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这里的土地达到富硒标准,这是非常难得的。”不当校长了,脱下西装皮鞋后,叶宗健换上农装、布鞋,扛起锄头,又变身农民了。经过几年努力,他的裕健龙生态山庄已初具规模了。 “主要种植茶叶、野生观音串(也称黄花倒水莲)亩,利用山坡地种植金银花亩,利用坡埂地种植黄栀子亩。”叶宗健说,种植基地全部按绿色食品标准管理,施用羊粪和黄腐酸生物有机肥,采用生物农药,建立了一套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 “最近正在采收金银花,刚采了一半,还得再采一周才能采完,估计这次采后能得干花公斤左右。”叶宗健说,每亩金银花正常可采到鲜花多公斤,晒后可得干花公斤,以每公斤干花80元收购价格,一年的亩产就可以近万元,一年下来产值有40多万元。 “裕健龙生态农庄平时也雇用本地本镇的一些村民,解决了一些就业岗位,也挂钩了几户建档贫困户,助推他们脱贫。”秀篆镇党委副书记张振宇说,平时都有20多名村民在这里工作,最多的时候有上百人,部分村民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从而脱掉了贫困帽子。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村民也开始学种金银花、山苦瓜、茶叶等,这些在周边村里已产生的一定的产业效应与产业规模,解决了农民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这两年金银花行情都不错,可以提高乡亲们的收入,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再引导周边一些农户进行种植。”看着满山遍野的金银花,叶宗健高兴地说,可以采用订单模式,要加入进来的农户,公司可以和他签订单,提供种子提供技术,采摘后再由收购回来,统一销售。 来源:福建日报诏闻天下 本站编辑:CC一梦 往期好文(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小区自来水有异味,物业打开水塔发现浮尸! 时隔28年,女子突然想起买过一套大房子! 两男孩扒电梯门被卡,一人仅靠头部支撑…集合网便民平台本地信息多!便民平台入口:集合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jz/8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银花黄叶烂根的综合防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