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66445.html

扳指的用途

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了。据考古发现,射箭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就已经出现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件距今两万八千年的石箭头,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在开始使用弓箭了,这是用石头磨制的箭头,绑在木杆上作为当时射箭的用具。

如今,射箭也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7月31日下午,东京奥运会射箭项目迎来最后一项决赛,至此过后,本届奥运会射箭项目全部结束,中国射箭队尽管没有拿到奖牌,仍然值得鼓励。

射箭拉弦的手法,目前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中海式射法和亚洲式射法(蒙古射法)。亚洲式射法因为只用一根拇指勾弦,细细的弓弦就对手指产生的压强很大。所以亚洲式射法需要戴扳指来辅助钩弦和保护手指。

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拉弓时佩戴扳指,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扳指还被称为“韘”,据《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明确阐述了扳指的功能以及用法。

翡翠扳指

尺寸:2.8*2.2cm,40g

此玉扳指为翡翠桶形扳指,这类材质的佩饰是满清时期王公贵族人手一件的把玩器,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扳指的形制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在我国,传统的汉族扳指为坡形扳指,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一直使用到明代。国外则突厥、土耳其、韩国至今仍在使用。蒙古与满族,则主要使用圆柱体的桶形扳指。

和田玉素面扳指

尺寸:直径3.2cm,30.6g

此件和田玉素面扳指,玉质乳白略带青,除几点黄金沁色斑点外,洁净无瑕,温润光洁。扳指,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素面。内外壁均打磨细致,多年盘玩积累了温润细腻的包浆皮壳,令人爱不释手,是一只难得的老白玉籽料板指。

扳指的演变

韘在古代不仅仅是射箭的护具,而且还是古代成人的重要配饰,诗经中就有佩韘的描写《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毛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可见,先秦的风俗,少年们可以熟练射箭和驾驭战车的时候,就可以佩韘以示成年,有资格担任武士保家卫国。不过与商代玉韘相比,春秋晚期以及战国早期玉韘,其原紧贴拇指肚的高侧由近垂直变为平缓的舌状斜坡,韘的高度变矮,已经很接近于明代的坡扳指的样式。

到了汉代,玉韘已经逐渐演变为纯粹的配饰,失去了射箭的功能,最后已经变为整体扁平的玉韘佩了。东汉以后,历两晋、南北朝,尽管文献和实物都非常稀少,但佩韘的观念依然存在。可惜到了宋代,宋人已经不知道诗经中的佩韘为何物了。

虽然玉韘逐渐演变为配饰,但是射箭用的实用扳指却一直存在。

到了明末清初,满族人学习蒙古人使用桶形扳指,其一头的截面一般是做成圆润的馒头型或是开成一个大倒角,这是用来钩弦的一头,另一面则是平的。满族八旗子弟于弱冠前,照惯例要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他们拉弓时需要佩戴扳指,所以昔年之八旗子弟对扳指甚为重视,人手一枚。

和田玉雕诗文三友高士纹扳指

尺寸:直径2.9cm,52g

和田玉扳指的款式主要分为两类,素扳指和雕件扳指。在古代这两类扳指是有区别的,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扳指分为文扳指和武扳指。文扳指的表面雕刻有非常细致的花纹,梅兰竹菊、文言名句等,一般为文人雅士和文官配戴;武扳指是素扳指,表面没有任何雕刻,一般为武将佩戴。古代的扳指讲究的是实用,主要用途是骑马射箭拉弓所用。此件和田玉雕诗文三友高士纹扳指显然是作装饰之用的文扳指,内外壁均打磨细致,手感舒适、滑而不腻。

承平日久之后,八旗子弟逐渐不再习武射箭,然而佩戴扳指的习惯却依然延续了下来,出现了文玩扳指,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作为显示地位的一种象征受到森严等级的制约。这类名贵材料制作的扳指,非王公贵族莫属,一般人是不能随意佩戴的。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汉民佩戴的扳指以瓷质为多。

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戴。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和田玉素面棱角扳指

尺寸:直径1.8cm,13.9g

此玉扳指为素玉扳指籽料质地、温润细润,包浆醇厚、保存完好、用料厚实、碗口圆润,设计巧妙,大气之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sz/1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