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简介

左中美,女,彝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个人散文集《不见秋天》《时光素笺》《拐角,遇见》,历史文化集《中国名城·云南漾濞》。曾获第七届云南省政府文艺创作奖励基金奖,首届大理州人民政府文艺奖等。

博南风·画

那回从省城来了一个巡视员。他带着妻子和女儿,下来不是工作巡视,是因为认识迤君,来漾濞闲闲。

迤君打电话叫我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在那里了:博南风茶园。几个人在进门右边的小间里面喝茶,另几个人在里面稍高处的另一个小间里画画,用两张桌子拼着,上面铺着迤君让人从家里拿来的毡子、画纸、画笔及一应画画用的墨和颜料。巡视员的女儿是省城某报的记者,也画画,迤君和她各自作了几幅,她画得多一些,把画作送与在场的各位文友,后来也送了我一幅。

那位记者的画派,说是师拜名家,迤君介绍的,我后来不记得了,画也不太看得懂。印象深的是迤君和她两个人共作一幅画。迤君谦让,先是她在画纸上唰唰画了几个墨圈,我只看得云里雾里,一片茫然。之后,迤君拿起画笔,蘸了墨,开始在纸上落笔。我一直看着,见迤君把那些墨圈圈一些变成了石头,一些变成了荷叶,在下面又画了些鱼儿和草,于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就在面前呈现出来了。只是,我又很莫名,明明是看着一幅画在面前完成的,可当迤君放下笔的时候,我却又完全弄不清,这画完成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那一晚喝的是红茶,杯子里的茶汤在灯光下呈现出淡淡的暖色。当中,人出出进进,有人来了,有人走了。那位巡视员,他的夫人,以及他们当记者的女儿(她说我可以给她们的报纸投稿),我后来都已记不起他们的样子。我只是记着那一晚的茶色,以及那一幅《小池》——我瞎起的名,我忘了当时,两位作者是怎样给那幅画起的名了。

龙泉茶苑·葛根

龙泉茶苑在农民街的上段。这农民街是漾濞县城里最早开发的经济街,一条街上住的全都是富人。

龙泉茶苑的特色是葛根。葛根切成薄薄的片放在小碟里端上来,说是吃了利于醒酒。往往,来喝茶的人们多半是从饭桌上下来的,到了这里,喝喝茶,吃点葛根。

其他的水果也多,苹果桔子香梨脆枣,将时鲜的水果拼了果盘端上来,女士们尤其喜爱。有一次是初冬,店家发了一盆火炭在进门的外厅里,一脚踏进去,暖暖的热气扑面而来。

似乎,说得上来的也就是这些。真要说到这里面的茶,倒说不出一二来。什么龙井,铁观音,大红袍之类,想必都是有的吧。普通一点的如碧螺春或普通的普洱。客人来了,各问所需。倒是店家对保鲜贮存葛根好像有什么秘决,记得但凡去时,不分季节地总会问客人一句:要来一盘葛根么?

也是闲的。在写下上面这段字之后,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葛根,有一条是一位中医医师说的,解释葛根的功效和用途: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常用于发热头痛,高血压颈椎疼痛,过量饮酒,口渴,消渴,腹泻。另外还搜到一条美国制造的葛根胶囊,配着“玲珑浮凸”的模特图片,内容是这样说的:葛根萃取物采用高质量且全面均衡、专利制成的葛根植物萃取物,让年轻和熟龄女性都可以调理生理机能、保持身段迷人、美丽年轻和有活力。句子最后这个句号是我改上去的,原本在这段话的末尾是一个感叹号。

饮相聚·风景

雪山河二大桥头的饮相聚,西阁的小间里好看风景。

有几回是我跟赵继梅,有几回是赵继梅,我,姚静,夏天的傍晚去团山散步回来,来这里坐了喝一杯冰柠檬,再要点小蕃茄和开心果什么的。

房间的半墙以上全是窗,坐在里面向外看,窗下先是一片层层而上的稻田,夏天里碧绿碧绿的,间或夹着一丘玉米,或是搭了架的山药。稻田过去,是雪山河,河过去是一溜沿河的竹林,医院的新住院大楼,大约八九层,是目前这小县城里最高的楼了。在雪山河的这面,沿河上去有一小片核桃林,都是初挂果的幼树。另外,坐在这房间里还可看着桥上,看桥上的人们老老少少,来来往往。

其实,我是想着,在秋日的午后,来这安静的西阁里喝一杯茶。茶只要是普通的绿茶就好了,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了在桌上。时光缓慢,看茶叶在杯中慢慢游弋、浮沉。茶点可以是一碟葡萄干,又或者一碟青豆或是葵花子。窗下的稻田里,稻子正一丘一丘慢慢步入金黄。雪山河的流水声在下面隐隐约约。河对面的竹林在午后安静着,没有风。桥上许久没有一个行人。桥的侧面,突出的水泥墩上大约是被风积了一点尘土,远远地,竟开着一朵野花。

旧有的暖

我的一位同乡朋友,也是姐妹,有一天下午遇到,约我和姚静去她在县城东片区的家里喝茶。

窗外的阳光很淡,有一点点冷。从客厅到阳台是敞开的,阳台的西侧是厨房,用玻璃拉门隔着。阳台窗下是木质的饭桌。阳台的东侧用铁架摆了一些兰花,这一部分从阳台外面用黑色遮阳膜遮着。右拐往里是卫生间。

茶泡的是红茶,三个人坐在客厅进门的沙发上,面前就是茶几,在原有的旧式楚石茶几上加了一块大而厚的不知道是什么木的茶几桌面。茶几上的小篮里放着李家庄苹果,篮子旁边放着她女儿的书本,厚厚的一摞,全是16开的课本和作业。

男主人也在家里。说是练习书法有几年了。我们去了,把作品一一地拿出来展示给我们看,有扇形的,长方的,尺幅都不大,字体有隶书和楷书,楷书练的是颜体。“他就老在家写字,可以一天到晚不出门。”朋友这样说。

因说到那阳台上的兰花,朋友说起养兰花的经历。有一盆兰花,两万块钱买的,那当时是她赚得的第一桶金。去买兰花的时候,抱着那两万块钱,都不敢坐客车,专门包了一辆车去的。后来兰市很快落了下来,像水似地,那两万块钱买来的兰花,只闻得一香,说是那年过完年从老家回来,打开家门,那一盆兰花正开得好,一屋子的香。

红茶热热地喝下去,肚子里暖热起来。又吃了苹果。话题拉拉杂杂地聊着。我们说起了二十多年前,我从乡下老家第一次来县城上学,这位姐妹的父亲那时候在县里工作,我的老师带我出来,离学校开学还有好几天,老师把我拜托给他们父女。在我开学住到学校去之前,她像姐姐一样带了我好多天。

时光绕着绕着又回去了,带着细致的旧有的暖。

望江亭下煮茶

我想着,选一个末秋的晴好天气,去飞凤山的望江亭下煮菊花茶。虚云和尚《秋夜偕友坐岑楼》里有一句:此际秋色好,得句在高楼。

望江亭的顶阁上,是看漾濞县城全景最好的地方,站在上面,看小城从江岸向北、向东、向西绵展开去。博南古街紧临着江岸,这旧时县城的中心,而今是县城脚下安静的一隅。漾濞江用一个手臂弯轻轻环过小城,之后,向东南流去。秋高云淡,远山清朗。

亭下东面,隔着石月亮河的河西的田野里,稻谷就要收割尽了,大片空旷的田野里站着安静的稻草把。田埂上开着细碎的芦苇花。一两丘尚未收割尽的最后的稻子弯弯地,像明媚的月芽儿。或许,再过两天或是三天,在那稻田里的,也将要变成一把一把的稻草把了。田野真正安静下来,留给麻雀们在其间飞起飞落。

菊花茶煮在壶里,从壶嘴里咕嘟嘟冒出热气。菊花是清晨里带着露水新采来的,清芬里带着淡淡的涩。备好洗净的茶盏是淡绿的素瓷。亭下院子里春天时的水仙这时候早没有了。秋千架上了锈,上面落满细碎的柏芷叶。松风清冽,拂上亭来。

想着旧时,人们大多是像这样饮茶的。《茶画大观》里说到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元代赵孟俯的《斗茶图》,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烹茶图》,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调琴啜茗图卷》作者不详。《惠山茶会图》现存于故宫博物院。作品介绍里这样介绍这幅画的画面:高大的松树,峥嵘的山石,树石之间有一井亭,山房内竹炉已架好,侍童在烹茶,正忙著布置茶具,亭榭内茶人正端坐待茶。画面人物共有七人,三仆四主,有两位主人围井栏坐于井亭之中,一人静坐观水,一人展卷阅读。还有两位主人正在山中曲径之上攀谈。

远远地,亭下的林间小路上,有脚步踏着枯叶的窸窣之声渐行渐近。

怕是那喝茶的人来了。

补记

云龙桥头的文殊院里有苦米茶,我有一次去时喝到过,里面的法零居士告诉说是住持师父亲手炒制的,茶泡在高而陡的印着花的玻璃杯里,浓苦中带着香。寺里大殿阶下的花台里有一株金银花,记得有一次夏末去时见开着,细细的花茎爬上花架,黄的白的花儿零星地开着,若是采两朵泡在茶里怕也好。听姚静说,这金银花又有一个名字叫忍冬,如此想来,这花应该是开得很久的了。

之前有一年,家在顺濞的一位朋友给了一袋家里自制的皮得茶,很好喝。有客人来家里,我拿这茶待客,客人大约看我是从塑料提袋里撮出来的茶,端上去时,脸上的神情看着是有些误会我怠慢。今年又得了一罐皮得茶,忙着泡一杯来喝,发现茶叶被烤得干了些,滋味不是原来的滋味。

今年七月间,偶得机缘,七八个文友在秀岭梨园里喝了一下午的茶。梨园里不似城里炎热,满山深绿,山风清凉。晚餐吃的是菌子火锅,酒上的是荞酒,只是大家都没有喝,以茶相敬了一番。

茶即是心。

向度原创

投稿邮箱

renwenxiangdu

.







































白殿疯病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zp/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