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药

薄荷

01

简介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切断,生用。

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02

药性

辛,凉。归肺,肝经。

03

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糁,疏肝行气。

04

应用

■风热感冒,风温初起

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喉痹,咽喉肿痛

本品清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眩晕,宜与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风清热,止痛药配伍,如上清散(《丹溪心法》)。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可与桑叶,菊花,止痛药,蔓荆子,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如六味汤(《喉科秘旨》)。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宣散,有疏通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蝉蜕,牛蒡子,怪柳等药,如竹叶柳蒡汤(《医学广笔记》),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肝郁气滞,胸胁胀闷

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金银花等同用,如薄荷汤(《痧胀玉衡》)。

05

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中和。

06

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07

药理作用

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神经中枢,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散热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酰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薄荷醇有利胆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接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的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局部麻醉和抗刺激作用。此外,本品有祛痰,止咳,抗着床,抗汗孕,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b/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