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在中医上称之为鼻衄,为临床常见病症,多数情况是由于环境干燥,脏腑积热而出血,一般不予特定治疗,常用冷敷、填塞外治即可。

下面介绍几种鼻出血常用的基本外治法:

1.冷敷法——是以冰水、冷水浸湿毛巾或冰袋,敷患者前额或颈部。冷敷颈部取枕下哑门穴处,对于实热证之鼻衄可暂时应用。能达到抑阳降火,凉血止血的目的。

2.吹鼻法或滴鼻法——选用涩血止血的药粉或药汁吹入或滴入鼻腔,常用药物有血余炭,百草霜,马勃粉,云南白药,香墨浓磨取汁等,适用于出血量较少而势缓的鼻衄患者。

3.鼻腔填塞法——是选用棉片,纱条填塞。或棉片、纱条敷以云南白药、血余炭、或马勃片压迫填塞鼻腔出血处,适用于出血量多而势猛,或出血点较明显者。

4.穴位按摩法和压迫法——为手掐单侧人迎或双侧太溪穴,或加压揉按双侧风池穴,及患者头部入前发际正中线一至二寸处。也可用手掐着双鼻翼以达到加压止血目的,适用出血量少而势缓或鼻中膈前下方出血者。

5.导引法——可令病入双足浸入温水中,或用大蒜茸敷涌泉穴。常用于虚火上炎,血不归经一般病情较缓和的患者。

6.烧灼冷冻法——针对明显出血点用烧灼或冷冻的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多属治标之法,在运用上法同时,须斟酌证情辨证施治,常采用清热泻火,补气温阳摄血等治本之法。中医把鼻衄分为虚实两大类型。实证有太阴肺热上灼,阳明胃火上炎,厥阴肝火逆上;虚证有肝肾虚火,气不摄血所致。

实证

1.太阴肺热上灼,证见鼻窍干燥,鼻血色鲜红,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选用桑菊饮加丹皮、茅根、山栀炭等。

2.阳明胃火上炎,证见鼻窍干燥,衄血量多,色暗红,常不易见到出血点,烦渴引饮,口干口臭,大便秘结,溲赤而短,舌红苔黄,脉数大,治宜清泄胃火,凉血止血,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芒硝,或清胃散加减。

3.厥阴肝火逆上,证见鼻血量多,血色深红,有时可见喷泉样出血点,每因情绪改变而诱发,或鼻衄加重。常兼有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赤易怒,舌红苦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解郁止血,选用犀角地黄汤加竹茹、青蒿、石膏、黄连。

虚证

1.肝肾虚火,肝肾阴虚,阴虚鼻窍失养,虚火上炎,鼻衄时作时止,鼻粘膜干燥少津,有痂皮并带有血迹,口干少津,头晕眼花,耳鸣心悸,五心烦热,舌质嫩红或绛而少津,苔少,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养血止血,选用知柏地黄丸加旱莲草、藕节、阿胶。肺阴虚甚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2.气不摄血,脾气虚失于统血,鼻血渗渗而出,质稀色淡,多不易见到出血点,面色少华,纳差,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治宜健脾益气,补气摄血,选用归脾汤去生姜加仙鹤草、柏叶、地榆等。或因出血过多,采用益气摄血当归补血汤加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fz/1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