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吃3果3花3叶3豆喝5汤清热解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常说这是“入伏”了,也就是进入“三伏天”了,一年中温度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一段时间来了。 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涵盖小暑、大暑、立秋3个节气。 中医学认为,三伏天属于“长夏”。而长夏使得人体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头痛、犯困等不适症状,在这段的特殊的时期内,大家都应该注重养生,平稳度过三伏。 到底该如何做才是“三伏天”的养生之道呢? 三伏天怎么吃? 我国北方有俗语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所以伏天宜吃饺子、烙饼、面条,适当补充能量。 中医学主张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不可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否则易损伤脾胃。 伏天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一般来说,宜多食用的有: 荷叶、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百合、玉竹、绿豆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新鲜的绿叶蔬菜、时令瓜果,如西瓜、黄瓜、丝瓜、冬瓜等。 小暑和大暑节气的饮食种类可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 “三花”是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 “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它们均适合冲泡,是消暑解渴之佳品; “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俗称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 “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而进入立秋之后,饮食又有一些改变。 立秋后燥气明显,燥邪易伤肺气因此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百合、蜂蜜、菠萝、乳制品等以滋阴润肺。 此时天气依然闷热,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五款清热解暑汤 除了常见食物,我在这再给大家推荐几款清热解暑饮: 1、三叶饮 新鲜荷叶、竹叶、薄荷各30克。 上述三叶洗净,荷叶切片、竹叶切段备用。荷叶、竹叶加水毫升煎煮5~10分钟后放入薄荷,闷煮2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即可代茶频饮。 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和荷叶主治暑热烦渴,均能清热生津利尿,是解暑佳品。 一天喝2~3小杯,可解暑清热、除烦止渴。 由于“三叶”均需新鲜叶子,薄荷叶含有挥发油,所以煎煮时间不能太长。 此外,夏天吃荤腥食物时,用荷叶包裹食材,如荷叶蒸米粉肉,不但可以保护营养不致流失,而且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减轻油腻感。 2、三仙饮 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 蚕豆洗净,金银花、土茯苓流水冲洗干净。生蚕豆和土茯苓现加水毫升煎煮20分钟左右,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然后加入金银花,闷煮10分钟即可。饮汤汁,蚕豆也可食用。 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毒。本饮品适用于三伏天易生痱子、疮疖者。 3、三花饮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 三花以流水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闷泡,稍冷后即可当茶饮。 野菊花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烦;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开郁。本饮品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野菊以色黄无梗、花瓣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4、清暑祛湿茶 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g。 食材洗净后,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放入锅内,加水毫升煎成浓汁, 加适量冰糖后即可饮用。 扁豆花具有解暑化湿、止泻止带之效,用于中暑发热,呕吐泻泄等。玫瑰花具有调经疏郁、镇静安神之效,可以缓解烦躁情绪、缓解疼痛。 5、藿香叶粥 鲜藿香叶20g,粳米g。 鲜藿香叶煎汤待用;将粳米加水煮粥,煮好后加入藿香汁,即成藿香叶粥。 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效。改善因湿浊中阻导致的脘痞呕吐、发热倦怠、胸闷不舒、腹痛吐泻等。 粳米是传统滋补之珍品,富含植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能降低胆固醇。本饮品可以改善暑湿阻遏导致的纳食不香、胃胀等症状。 三伏天怎么运动? 俗语有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的运动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因人而异。 “夏练三伏”要避开高温时段以防中暑。 另外,对于老年人、多病和体质较弱的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肯定不太适宜。 当最高气温达到30℃及以上时,老年人就要减少运动量,运动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 三伏天来临时,运动要适当,避免过度,保持充足的饮水量;运动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防“空调病” 三伏天气,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当我们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内,原本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会短时间内关闭,导致身体不适。 因此,在三伏天吹空调要注意不要温差过大,也要谨防“因暑贪凉”。 如果得了“空调病”:出现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热等症状,可尝试这些小妙招: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加适量红糖,熬水饮用,或者用热水泡脚,目的是让身体发汗。 2.煮鸡蛋面,多放汤和生姜,既能调节肠胃,又能发汗。 3.如果身上出疹子或者红疙瘩(排除皮肤病、过敏等疾病情况时),可适当喝绿豆汤,放适量白糖和盐,以帮助清暑解热。 4.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包括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C,钙镁片等。 5.针对肌肉关节疼痛,可以选用刮痧、按摩、拔罐等方法(一定要去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 这就是说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把温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开放,有利于药物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 冬病夏治方法除了常见的“三伏贴”外,还有火罐、艾灸等方式。中医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症,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虚寒性的疾病,如部分胃痛、关节炎、腰痛等。 但再次提醒大家,医院诊治,不轻易听信“江湖老中医”所谓的偏方、秘方。 本文编辑:秦嫣投稿与合作请联系:zhangyinghelianhealt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yinhuaa.com/jyhjz/8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庭保健靓汤之防病祛病编桑叶连
- 下一篇文章: 金银花middot麦哨阅读指导与